中国投资最“厉害”的人段永平:捷径是迷路的
中国投资最“厉害”的人段永平:捷径是迷路的最快的办法段永平,曾经花费400多万人民币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而被问及为什么要拍的时候,他说,只是想感谢巴菲特,因为他从巴菲特身上学会了很多,也是因为巴菲他他才能够少走很多弯路。
你小时候玩过超级玛丽么?没有的话一定玩过魂斗罗,如果连魂斗罗都没玩过的话至少玩过坦克大战吧。这些童年回忆都是段永平带给我们的。
然而,就在小霸王如日中天的时候,段永平辞职离开了小霸王。即使他给小霸王带来十个亿的产值,依然没能实现个人财务自由。段永平带着三个开发人员和三个生产人员离开小霸王创办了步步高002251股吧)。这是段永平最大,也是走的最好的一步棋。步步高无绳电话,步步高复读机,步步高VCD,步步高学习机,步步高早教机,至少有一样产品是你家有的或者是用过的吧。
四十岁的段永平退出江湖,开始过上了逍遥山水的潇洒日子,陪老婆在美国待着。可是在美国待得太无聊了,段永平走上了投资炒股的路。
2001年,网易陷入低谷,丁磊没有办法就去求助段永平,段永平投了网易200多万美元,那时每股只有1美元左右。一年后网易每股升到70美元左右,段永平一年就净赚50倍。2003年,段永平投了美国一个不大的拖车租赁公司,据段永平自己说,那一笔赚了七八千万美金。2011年,段永平看好苹果,正赶上乔布斯任职,苹果的股价开始一路狂升。
段永平培养出了四个优秀的“徒弟”,OPPO的陈明永,VIVO的沈炜,小天才的金志江,还有拼多多的黄铮,不管单拎哪个出去都是商场上的一方霸主,但是让他们成功的,是段永平。
段永平早期的履历也十分亮眼。1977年,考入浙江大学无线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后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计量经济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1995年9月18日,他到东莞成立了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2001年底,段永平开始以1美元左右“吃”进网易股。2003年,“福布斯富豪榜”对段永平的财富估价是10亿元,排第71位。
2006年9月,段永平向浙江大学捐资3000万美元,支持教育事业。2006年,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在网上拍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2008年5月14日,段永平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 300万元美金。2011年1月,“2011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发布,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双料校友”以4.47亿捐赠额问鼎榜首。
很多人经常做一些明知是错的事情,是因为抵挡不了短期利益的。举例,OPPO/vivo的Stop DoingList:没有销售部(因为不需要谈生意);不单独和客户谈价钱(所有客户一个价,省了双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10年20年加起来很恐怖啊);不代工(代工的产品没有大的差异化,很难有利润);没有有息(永远不会倒在资金链断裂上。芒格说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就不去哪里,多数企业垮掉都是因为借了太多钱了。)
段永平:我觉得没有,性格很难改。中欧有个统计,世界500强的CEO中什么样的性格都有,而他们只有一个共性,就是integrity(诚实)。
段永平:我不投早期,只投上市企业。投黄峥是因为个人原因,他是我朋友,我了解他、相信他。黄峥是我知道的少见的很有悟性的人,他关注事物本质。
段永平:这个我不太懂,但我不觉得会有太大差别,都是要关注用户的需求。平常心,就是回到事物的本原。
段永平:我做公益,老巴(巴菲特)也做公益。我直接捐出去,和通过老巴捐出去是一样的,所以就拍下了巴菲特午餐,只当做公益了,还能向老巴学习。不一定要吃饭,看老巴在网上的视频、讲话、股东信,就可以了。老巴(说)的东西,逻辑上很顺,听起来像音乐一样享受。
9. 现在手机(企业)有两种模式,一是小米这种先圈用户,再通过其他方式变现;二是苹果这样,靠产品本身赚钱。哪种好?
段永平:首先,圈客户的角度,苹果比小米厉害;其次,长远来看,没有什么企业是靠便宜赚钱的。性价比,都是给自己找借口。一定要把重心聚焦在用户上,也不是我们非要做高端还是低端,只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了,满足了一部分人群的需求。即使苹果,也没有满足所有人。
我们早年经常提性价比,直到我有一次跟一个中国通的日本人谈合作说到我们的产品性价比高时,对方很困惑地问道,什么是性价比,是“sex-price” ratio吗?我当时就愣了一下,觉得日本人的词典里似乎是没有性价比这个东西的,之后又花了很久才悟到,“性价比”实际上就是性能不够好的借口啊。我希望我们公司不会再在任何地方使用这个词了。
段永平: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有点儿难。我个人不太关心前沿的东西,我一般比较滞后,看懂了好的公司再投。前沿的东西,是苹果这类公司关注的,我做的是找到苹果这样的公司。
段永平:苹果很难得,focus(聚焦)在自己做的事情上。苹果有利润之上的追求,就是做最好的产品。苹果文化的强度很强,有严格的“Stop Doing List”,一定要满足用户,一定做最好的产品。我们不和苹果比,因为1000个功能里面,有一些比苹果强,说明不了什么。就像CBA篮球打不过NBA,说我们会功夫,不是扯嘛。
段永平:我是anti-social的,社交很累,很费时间。泛泛的社交里朋友太少,看起来认识很多人,其实很难深入了解。有时间我更喜欢去打打球。我投资只是爱好,average(平均)能beat (打败)S&P。
段永平:所有的高手都是敢为天下后的,只是做的比别人更好。我们公司成功不是偶然的, 坚持自己的“Stop Doing List”,筛合伙人,筛供货商,慢慢地就会攒下好圈子,长期来看很有价值。
敢为天下后,指的是产品类别,是因为你猜市场的需求往往很难,但是别人已经把需求明确了,你去满足这个需求,就更确定。(敢为天下后指的是产品类别,后中争先指的是做好产品的能力。或者说,敢为天下后指的是“做对的事情”,后中争先指的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
段永平:投资没犯过错误,投机犯过。(投资其实也犯过,但错误很小,当时可能没想起来。)投机百度的时候被short squeeze(夹空)了,亏了1亿~2亿美金。我学老巴:想不通的我不碰,肯定会错失很多好机会,但是保证抓住的都是对的。投资遵循老巴的逻辑:先看商业模式,理解企业怎么挣钱。95%的人投资都是focus在市场上的,这就是不懂投资。一定要focus在生意上。公司是要挣钱的。
段永平:能力圈不是拿金箍棒在地上画个圈,说待在里面不要出去,外面有妖怪。能力圈是:诚实对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这样的态度,然后如果能看懂一个东西,那它就是在我能力圈内,否则就不是。
苹果1万亿市值?我从来不关心这个,我只关心它赚钱的能力。买公司,是不打算卖的,除非它盈利能力改变,或者有更好的标的,自己很懂,价格又很低。
段永平:“Stop Doing List”说的是做对的事,如果知道错了,马上要改。创业依然适用。(就是对的事情一定要坚持,错的事情一定要尽快改!)至于怎么做对,那是方法层面的,可以通过学习来解决。
要是不知对错,就是没有是非观,那这辈子很难有成就。是非观是要自己培养、坚持的,没有shortcut。比如抽烟,很多人不戒烟不是因为不知道它不好,而是抵抗不了短期。
段永平:不希望给公众留下我掌控公司的印象,抢了CEO的成就感。不抢他们的功劳,这很重要,因为事实上我本人已经10多年没有在一线了,如果我还是CEO的话,公司很可能做不了这么好。
段永平:美国环境更好一点。在中国做企业更辛苦,做完自己的事,还得做的事、消防的事、保安的事,麻烦......
段永平:和用margin,赚的时候快,赔的时候更快。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湿一回鞋就湿一辈子,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呢?(有些机会总是要错过的,只要保证抓住的是对的,就足够了。)我们过去的大部分竞争对手都消失了,我们还健在,道理也许就在此。
段永平:我不懂。但是我知道,好东西不需要推广,你看智能手机一出来,很快就普及开了。如果你的东西推出去没有很快抓住用户,肯定是不够好,一定要回来好好思考,想自己的问题。
段永平:如果自己都不懂自己在做什么,要让投资人相信你是不可能的。黄峥有一点特别好,会不停地问这个是什么意思,这个是什么意思,关注问题本质。
段永平:企业文化就是Mission、Vision和Core Values。“Mission”是为什么成立;“Vision”是我们要去哪里;“Core Values”是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
招人分合格的人和合适的人。合适是指文化匹配, 合格是指能力。价值观不match(匹配)的人,坚决不要。给公司制造麻烦的,往往是合格但不合适的人。一群合适的普通人在一起,同心合力也能干大事。
段永平:Alaska有句话,shortcut is thefastest way to get lost(捷径是迷路的最快的办法。)不存在什么弯道超车的事情,关注本质最重要!不然即使超过去,也会被超回来。
段永平:这是关注短期关注市场的人才会问的问题。我不考虑这个问题。我关注长期,看不懂的不碰。任何想市场,想时机的做法,可能都是错误的,我不看市场,我看生意。你说某只股票贵,how do you know?站在现在看10年前,估计什么都是贵的。你站在10年后看现在,能看懂而且便宜的公司,买就行了。
段永平:主要讲的是做对的事情。它不是一个skill(技巧)或者formula(公式),而是思维方式:如果发现错了,就立刻停止,因为这个时候成本是最小的。我不能告诉你对错,怎么判断对错,要自己积累。
不该骗用户,不该骗投资人,每句话都是一个promise(承诺),这你应该是知道的。你去找投资,说没生意,没skill,什么都没有,那你去找。你总得有点儿什么,才能见投资人吧。如果你自己都搞不清楚要做的事,让投资人怎么相信你?
至于怎么把事情做对,要花时间去培养skill sets(就是有学习曲线的意思,要允许犯错误)。坚持“Stop Doing List”,厉害是攒出来的。OPPO跟苹果比,我们在做对的事情上是一样的,但是在把事情做对上可能有些差距。但我们有积累。我们比大多数公司厉害。
“Stop Doing List”没有shortcut(捷径),要靠自己去积累,去攒,去体悟。stop doing就是发现错,就要停,时间长了就效果很明显。很多人放不下眼前的,30年后还在那儿。错了一定要停,要抵抗住短期的。
段永平:老巴是一个很好的人。他是发自内心的的对人好对人诚恳。他很睿智,任何复杂的问题,他一两句话就说到本质了。他这么睿智这么成功又对人这么好,中国企业家里我基本没见过这样的,美国企业家里也极少。
段永平:芒格说,马斯克是个被证明了的天才,他的IQ可能是190,但他自己认为他是250。但是runa company,you must be rational(经营一家公司,你必须要理性!)。在我眼里,特斯拉是一家价值为零为zero的公司,迟早要完。他的culture(企业文化)很糟糕。
段永平:就是和人真诚打交道。我跟老巴学到的, 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友谊。所以要对朋友宽容,要友善,要诚实。但他也没说要有很多朋友,能有一打好朋友就足够了。
段永平:没有特别的秘诀,主要在于选择,找到同道中人。因为你是没有办法说服不相信你的人的。不相信你的人,你跟他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是飘的,你能看出来。然后就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靠年头淘汰掉不合适的。
段永平:一次就找对那是运气。主要是要有标准,该淘汰淘汰,该散伙散伙。知道错了,要有停止的勇气。越早停止,代价越小。
段永平:我想的都不是眼前的。我是学无线电的,但我没有干这个,因为这不是我爱干的事。当年研究生毕业时找的工作说你多少年能当处长,两年能分房子,鸡鸭鱼肉有得分。但是我没有兴趣。所以我离开了。后来去的佛山无线电八厂,当年这个只有几百人的公司招了100本科生,50个研究生。大家都不满意,很多人都想走。结果我离开两年后小霸王都做出来了,回去一看,那帮人都还在(只走了一个人)。
很多人说“我没有找到更好的机会”,其实是他们没有停止做不对的事情的勇气。所以stopdoing的意思,就是发现错了就要马上停,不然两年后,可能还是待在那个不好的地方。我一直想的是长远的事情。很多人都是在眼前的利益上打转,他30年后还会在那儿打转。
段永平:美国人对中国的理解整体不错。我支持politicalright(正确),因为如果你连都不正确,你怎么会正确?目前美国人选的总统是让我非常困惑的,但我相信最终都会好起来的。
段永平: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对的生意,对的人,对的价钱。这是老巴说的。)对的生意说的就是生意模式,对的人指的就是企业文化。price没有那么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culture跟founder(创始人)有很大关系。business model,就是赚钱的方式,这个是你必须自己去悟的,我没法儿告诉你。就像如果你不打高尔夫,我是无法告诉你它的乐趣的。
段永平:我的理解很简单,如果你坚持不下来了,就坚持不下来了。你坚持下来的东西,肯定是你放不下的,到时候你自己会知道。
段永平:保持不难,因为它就在那儿(是内心已经有的东西)。不过,马云还说过一句话“平常人是很难有平常心的,所以平常心也是不平常心!”发现嘛,靠吃亏。因为没有平常心,一不rational就会栽跟头。
段永平:你如果总是待在自己不喜欢的地方,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所以发现错的事情,就要停。多去尝试,去寻找。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没有加班的概念了,因为你会想尽办法工作。
段永平:要有时间想。可能会想很久,有一天突然灵光一现,想明白是错的/对的。我们当年想小霸王的广告词,想了半年才想顺词。很多人一天到晚忙,根本没时间想,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
段永平:产品角度,是慢慢摸索出来的,发现不对,赶紧停。比如苹果的充电器,说了一年了,今年没推出来。没推出来,肯定是有问题没解决。没解决就不推。
段永平:如果你知道:会火的+擅长的+喜欢的,那肯定做那一行。问题是这很难知道,所以优先做自己喜欢的。钱多不是好事,因为挣钱是一个很大的乐趣,钱多你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乐趣。钱差不多就可以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更重要。
段永平:价格不一致,一是他们迟早会发现;二是客户发现能议价,会想尽办法跟你讨价还价,浪费你很多时间,这都是麻烦事。价格一致,会省很多麻烦。做产品主要是要抓住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价格。可以看看空客的John Leahy。(一个人打败了波音啊!当然背后靠的还是产品!)
2008年,由于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造成全球金融危机。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爆出问题,前者申请破产保护,后者被美国银行收购;总资产高达1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保险商(AIG)也难以为继。而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市场充满恐慌情绪。
段永平隐隐感觉到,这大概就是巴菲特所讲的别人的“恐惧”要来了,而这不正是该轮到自己“贪婪”的时候吗?
但段永平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投资目标,因为感觉市场上到处是便宜货,好像每个都有很大的问题,每个公司都可能要完蛋一样。到2009年2月时,雷曼,AIG,Citigroup等很多和次贷有关的公司都已经破产或到了破产边缘,而美国实业巨头GE(美国通用)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华尔街上很多人都在说GE将会是下一个雷曼。而GE的股票已经下跌到10美元以下。
段永平试图弄清楚GE到底有哪些业务,也想看清楚GE所有业务模式的优劣,但他看到了一些很好的模式,也看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模式。由于GE是个巨型公司,段永平一度颇感迷茫。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投资GE的是其多年对GE企业文化的了解。
早在段永平在国内读EMBA时,印象很深的一本书就是GE的CEO杰克·韦尔奇写的自传。在那本书里,他看到了企业文化对建立一个伟大公司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对GE强大的企业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那时候起,段永平就花了不少时间去思考和观察GE。他经常想为什么GE会是家百年老店,为什么GE的董事会总能选出优秀的CEO,为什么世界500强中有170个CEO都来自于GE……
而这一切的根源,在段永平看来,都是源自GE强大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时任GE CEO的Jeff Immelt亲自出来向市场道歉,并检讨公司策略,承诺未来几年调整公司业务结构,让财务公司在整个公司中的比例降到30%以下等等。
段永平说,在当时有问题的公司当中,他只看到GE的CEO出来道歉。他觉得,金融危机并不能摧毁GE强大的企业文化,而GE的一些策略错误,假以时日也一定可以改正,而伟大公司的错误,正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想明白以后事情就很简单了,此后一段时间,段永平每天都在忙着买GE,不停地想办法筹集资金,从9块左右买到6块再买到10块,后来把别的股票卖了买GE,一直到GE的股价比雅虎的股价高了才停手。
在段永平投资的股票当中,GE并不是涨幅最大的,但却是他出手最重的,也是他获利最多且担心最少的股票。“其原因只能说是我对GE企业文化的了解最后帮助我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他后来总结说:有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战略出错的概率很低,而有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往往应变能力要强很多。
段永平是巴菲特的忠实信徒,他坚信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不投机,不投自己看不懂的领域,对确定的机会会重仓出击,长线亿美元,段永平却重仓抄底苹果,他大胆预言,苹果可能会成为市值过万亿美元的公司。6年之后,苹果股价创下207.05美元历史新高,苹果公司也成为全球首个单市场突破万亿美元的公司。
2014年,段永平买入茅台600519),有人问他什么价格入手合适,他说,现阶段以130、160还是200买,从长远来看都没差别,茅台现在市值才1000多亿,以茅台的质量文化和生意模式,迟早会挣到300亿(利润)。2018年6月6日,茅台市值突破万亿大关。
源码成员企业「inDeco领筑智造」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C轮融资 老股东源码资本持续加码